跳转到内容

翰墨城

这是一篇优良条目,点击此处获取更多信息。
本页使用了标题或全文手工转换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翰墨城》(日语:翰墨城かんぼくじょう Kanbokujō */?)是日本靜岡縣MOA美術館的館藏手鑑,名稱的意思是以筆墨建造的,與京都國立博物館館藏手鑑《藻鹽草》、出光美術館館藏手鑑《見努世友》並稱為三大古筆手鑑,加上陽明文庫日语陽明文庫藏《大手鑑》則為四大手鑑。手鑑最初是古筆了仲用來鑑定古筆日语古筆,其後成為益田孝日语益田孝的收藏品,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改由岡田茂吉日语岡田茂吉收藏[1][2][3],1961年6月30日獲指定為國寶[4]

形制和內容[编辑]

《翰墨城》

手鑑長38.2厘米,寬31.9厘米,厚15厘米,蜀錦封面,四個角落鑲嵌有採用七寶日语七宝 (技法)手法的煮黑味銅日语煮色仕上げ零件,封面中央部分貼有撒上金銀砂子的短冊日语短冊形題簽[註 1],題簽上寫有「翰墨城」三字,為烏丸光廣日语烏丸光広的手筆,反映手鑑在江戶時代初期已經存在[3]

手鑑收錄的古筆在時期上橫跨奈良時代室町時代,正面和背面分別收錄有154和157種,總共311種,全部均沒有極札日语古筆,僅有寫上傳稱筆者的小紙片,均出自古筆了仲之手。手鑑本身也經過古筆了仲以及益田孝的整理,例如了仲以傳藤原公任筆石山切(編號78)取代原本大其一周的古筆,小紙片上也有益田的筆跡。還有,了仲在傳藤原定賴筆大江切(編號194)的紙片上雖然寫上「俊賴」,不過益田則以廣泛流傳的傳稱筆者代替,於左下寫上「定賴 大江切」。此外,手鑑中唯一能夠確認筆者誰屬的是源家長日语源家長筆和歌懷紙斷簡(編號207)[3]

一覽[编辑]

收錄於手鑑《翰墨城》內的古筆[6][3]
編號 傳稱筆者 名稱 長度(厘米) 寬度(厘米) 書寫時期 內容
正面
1 聖武天皇 大聖武 27.9 26.3 奈良 賢愚經卷第二寶天因緣品第十一
2 中聖武 27.2 6.5 十誦律卷第三十四八法中臥具法第七
3 光明皇后 蝶鳥下繪經切 24 7.3 平安 法華經卷第五勸持品第十三
4 25.4 7.4 法華經卷第二藥草喻品第五
5 嵯峨天皇 飯室切 27 6.2 勝鬘經
6 白河天皇 蓮華王院切 26.1 7.3 佛說無量壽經
7 後白河天皇 法勝寺切 31.4 5.4 高麗 大方廣佛華嚴經卷第十五
8 消息斷簡 29.3 26.1 平安 書信
9 後鳥羽天皇 水無瀨切 22.1 15.1 新古今和歌集卷第十六雜歌上[註 2]
10 清水切 27.9 7.5 鎌倉 法華經卷第一序品第一
11 消息斷簡 29.3 26.1 書信
12 後深草天皇 書狀斷簡 28.7 27.6
13 龜山天皇 金剛院切 27.1 13.4 未詳定數歌日语定数歌[註 3]
14 歌集切 27.1 13.4 兩首和歌[註 4]
15 27.1 13.4 未詳定數歌[註 5]
16 後宇多天皇 31.5 13.8 未詳定數歌[註 6]
17 松木切 32.1 10.4 兼行集日语楊梅兼行[註 7]
18 伏見天皇 篠村切 27.6 13.8 白居易詩作《潯陽春三首春去》[10]
19 和漢朗詠集切 18.9 15.9 和漢朗詠集卷下將軍[註 8]
20 堀川切 28.6 8.7 古今和歌集卷第十二戀歌二[註 9]
21 書狀斷簡 31.4 29.5 書信
22 筑後切 28 21.6 後撰和歌集卷第六秋中[註 10]
23 後伏見天皇 竹屋切 32.8 27 南北朝 源氏物語夕霧日语夕霧 (源氏物語)
24 風葉集切 19.9 16.4 鎌倉 風葉和歌集日语風葉和歌集卷第十五戀歌[註 11]
25 後二條天皇 歌集切 15.9 15 續後撰和歌集日语続後撰和歌集卷第八冬歌以及卷第十六雜歌上[註 12]
26 花園天皇 萩原切 30.6 29.3 書信
27 後醍醐天皇 吉野切 23.2 14.9 南北朝 一首和歌[註 13]
28 卷物切 30.8 15 鎌倉 一首和歌[註 14]
29 歌集切 23.8 14.8 南北朝 新濱木綿和歌集[註 15]
30 光嚴天皇 六條切 24.3 15.1 鎌倉 未詳私撰集[註 16]
31 後光嚴天皇 源氏物語切 15.7 14.4 南北朝 源氏物語「若菜上日语若菜 (源氏物語)
32 尾張切 22.7 14.9 鎌倉 後撰和歌集卷第八冬[註 17]
古今和歌集卷第六冬歌[註 18]
33 後圓融天皇 卷物切 29.7 12.7 南北朝 草根集日语正徹[註 19]
34 新古今集切 24.4 13.6 新古今和歌集卷第十六雜歌上[註 20]
35 後小松天皇 卷物切 31.3 28.2 新古今和歌集卷第三夏歌[註 21]
36 宗尊親王 神樂歌切 28.1 15.8 平安 兩首神樂歌日语神楽歌[14]
37 熊野切 27.2 9.5 白氏文集卷第六朝迴遊城南[註 22]
38 拾遺集切 25.2 12.3 拾遺和歌集卷第九雜下[註 23]
39 恒明親王日语常盤井宮恒明親王 源氏物語切 15.7 14.2 鎌倉 源氏物語「若菜上」
40 尊良親王日语尊良親王 丹後切 31.9 11.1 南北朝 和漢朗詠集卷下雲[註 24]
41 新古今集切 23.2 16.2 新古今和歌集卷第十九神祇歌[註 25]
42 邦看親王日语花町宮邦省親王 松梅院切 27.1 14.9 鎌倉 北野寶前和歌[註 26]
43 護良親王 播磨切 25.4 10.3 南北朝 「處無何計會之」
44 法守親王[註 27] 真光院切 15.5 12.4 鎌倉 般若理趣經金剛手言
45 慈道親王 願文斷簡 20.2 12.4 祈禱文
46 尊圓親王 色紙 16.7 15.2 南北朝 新古今和歌集卷第三夏歌[註 28]
47 金澤文庫切 33 11.8 鎌倉 萬葉集卷第十四東歌[註 29]
48 往來物切 32.2 15.6 南北朝 往來物日语往来物
49 29.4 13
50 尊道親王 手本切 31.4 20.2 源氏物語「松風日语松風 (源氏物語)[17]
51 手本切 30.1 9.1 字帖
52 道圓親王 紀錄切 33.4 5.1 庭訓往來日语庭訓往来[18]
53 嵯峨天皇 飯室切 27.7 19.7 平安 金光明最勝王經注釋卷第二
54 覺譽親王[註 30] 金葉集切 23.2 14.9 南北朝至室町 金葉和歌集卷第九雜歌上[註 31]
55 尋譽[註 32] 佛書切 31.5 12.2 鎌倉 佛教問答
56 藤原鎌足 多武峰切 33 9.3 平安 高麗的普遍光明清淨熾盛如意寶印心無能勝大明王大隨求陀羅尼經日语密教部 (大正蔵)[19]
57 31.7 7.3 高麗 法華經卷第八普門品第二十五
58 吉備真備 寫經切 25 3.9 奈良 大智度論[20]
59 蟲喰切 27.7 16 成唯識寶生論日语瑜伽部 (大正蔵)[21]
60 藤原賴長 書狀斷簡 29.4 30.3 平安 書信
61 藤原忠通 酸漿切 34.7 7.8 鎌倉 「大德延智律師」
62 近衛道嗣日语近衛道嗣 久我切 23.2 14 新古今和歌集卷第六冬歌[註 33]
63 九條兼實 和漢朗詠集切 33.6 29.8 和漢朗詠集卷上十五夜[註 34]
64 中山切 16.7 16.2 古今和歌集卷第十五戀歌五[註 36]
65 後京極良經 卷物切 28.7 8 雲州消息[24]
66 歌集切 24 22.4 新敕選和歌集日语新勅撰和歌集卷第四秋歌上[註 37]
67 卷物切 28.2 3.2 雲州消息[25]
68 新古今集切 25.3 13.4 新古今和歌集卷第二十釋教歌[註 38]
69 內侍切 28 16.2 和漢朗詠集卷上秋的月和九日付菊[註 39]
70 九條道家 和漢朗詠集切 31.3 8.9 和漢朗詠集卷下雜部懷舊[註 40]
71 27.9 15.4 和漢朗詠集卷下雜部雲[註 41]
72 九條教家日语九条教家 願文集斷簡 28.4 9.2 祈禱文
73 鷹司基忠日语鷹司基忠 小倉切 23.4 16 古今和歌集卷第二春歌下[註 42]
74 一條內經日语一条内経 玄中切 31.9 9.1 文保百首[註 43]
75 二條良基 畠山切 31.7 12.9 室町 大慈八景詩歌[註 44]
76 31.5 18.7 南北朝 大慈八景詩歌[註 45]
77 三條公忠日语三条公忠 詩書切 32.8 5.8 白氏文集卷第三五絃彈[註 46]
(和漢朗詠集卷下管絃[註 47]
78 藤原公任 石山切 19.5 15.1 平安 西本願寺本日语西本願寺本三十六人家集伊勢集[註 48]
79 三條公忠 後撰集切 24.8 16.1 南北朝 後撰和歌集卷第十九離別羈旅[註 50]
80 小倉實名[註 51] 古今集切 22.5 13.2 古今和歌集卷第十六哀傷歌[註 52]
81 久我通親日语源通親 彌陀名義抄切 22 15.4 鎌倉 彌陀名義抄
82 龍山切 18.2 14.9 平安 千載和歌集卷第十三戀歌三[註 53]
83 堀川通具日语源通具 坊門切 24 13.7 鎌倉 千載和歌集卷第十賀歌[註 54]
84 六條有忠日语六条有忠 愛宕切 29.5 12.4 和漢朗詠集卷上三月盡[註 55]
後撰和歌集卷第三春下[註 56]
85 飛鳥井雅經 今城切 25.5 15 平安 古今和歌集卷第十五戀歌五[註 57]
86 飛鳥井雅有日语飛鳥井雅有 八幡切 22.9 13 鎌倉 千載和歌集卷第三夏歌[註 59]
87 萬里小路宣房日语万里小路宣房 笠置切 27.9 10.2 法華經卷第一方便品第二
88 萬里小路藤房日语万里小路藤房 道僖切 22.7 14.9 南北朝 後撰和歌集卷第十九羈旅歌[註 60]
89 山田切 28 5.2 六離合釋(大乘法苑義林章卷第一總科簡章第五科)
90 花山院師賢日语花山院師賢 歌集切 27.1 22.9 鎌倉 後拾遺和歌集卷第二十神祇[註 61]
新古今和歌集卷第十九神祇[註 62]
91 甘露寺光經[註 63] 八坂切 22 13.1 新古今和歌集卷第十羈旅歌[註 64]
92 油小路隆蔭日语油小路隆蔭 新古今集切 23.7 15 南北朝 新古今和歌集卷第十四戀歌四[註 65]
93 藤原忠家日语藤原忠家 柏木切 26.3 13.4 平安 類聚歌合日语類聚歌合卷第六延喜十三年亭子院女七宮歌合[註 66]
94 藤原俊忠日语藤原俊忠 二條切 26.5 7.5 平安 類聚歌合卷第十七延喜六年右兵衛少尉貞文歌合[註 67]
95 藤原俊成 日野切 22.5 15.6 千載和歌集卷第十七雜歌中[註 69]
96 補任切 24.6 12.8 公卿補任
97 住吉切 27.4 22.1 俊成五社百首[註 70]
98 御家切 25.6 15.2 古今和歌集卷第十三戀歌三[註 71]
99 了佐切 23 15.1 古今和歌集卷第一春歌上[註 72]
100 藤原定家 佛事紀錄切 29.8 5.7 鎌倉 佛事紀錄
101 貫之集切 16.3 12.4 貫之集卷第三[註 73]
102 紀錄切 14.5 15.9 宮殿儀式紀錄
103 紹巴切 22.7 14.3 後撰和歌集卷第十五雜一[註 74]
104 寫經切 21.4 14 藥師琉璃光如來本願功德經
105 明月記切 29.7 7.8 明月記
106 藤原為家日语藤原為家 家集切 32.2 5.1 安嘉門院四條五百首[註 75]
107 續後撰集切 26.5 23.9 後撰和歌集卷第三春下[註 76]
108 大原切 22 14 新撰和歌六帖第五帖[註 77]
109 歌集切 22.4 15.2 壬二集[註 78]
110 姬路切 17.4 13.5 物語二百番歌合第十二番戀狹衣物語日语狭衣物語卷第一[註 79]
111 箔切 20.6 13.9 金葉和歌集卷第七戀部上[註 81]
112 二條為氏 因幡切 24.7 12.6 古今和歌集卷第九羈旅歌[註 82]
113 歌集切 28.9 13 南北朝 兩首和歌[註 83]
114 因幡切 23.4 13.6 鎌倉 古今和歌集卷第十七雜歌上[註 84]
115 冷泉為相 古今集切 15.9 15.2 古今和歌集卷第十九雜體[註 86]
116 新敕撰集切 13.8 12.9 新敕撰和歌集卷第十一戀歌一[註 87]
117 新古今集切 14.7 15 新古今和歌集卷第十七雜歌中[註 88]
118 家集切 14.7 15 菅原道真[註 89]
119 二條為世日语二条為世 古今集切 24 15.2 古今和歌集卷第十八雜歌下[註 90]
120 京極為兼日语京極為兼 本朝文粹切 29.8 13.1 本朝文粹卷第六源為憲日语源為憲的申美濃加賀等守狀
121 古今集切 22.9 14.7 古今和歌集卷第八離別歌[註 91]
122 二條為雄日语二条為雄 佐和山切 23.6 14.8 古今和歌集卷第十六哀傷歌[註 92]
123 二條為藤日语二条為藤 源氏物語古註切 25.3 15.1 源氏物語「帚木」註釋
124 家集切 22.7 14.8 南北朝 寶治百首[註 93]
125 二條為冬 古今集切 24.8 14.4 古今和歌集卷第十七雜歌上[註 94]
126 二條家俊 醍醐切 22.7 11.9 古今和歌集卷第十六哀傷歌[註 96]
127 二條為親[註 97] 島田切 25.6 15.2 續千載和歌集日语続千載和歌集卷第六冬歌[註 98]
128 二條為定日语二条為定 世保切 24.7 15.3 鎌倉至南北朝 古今和歌集卷第八離別歌[註 99]
129 二條為明日语二条為明 源氏物語切 15.9 14.9 鎌倉 源氏物語「玉鬘日语玉鬘 (源氏物語)
130 二條為忠 後撰集切 16.5 12.1 南北朝 後撰和歌集卷第九戀一[註 100]
131 高台寺切 23.6 14.7 續後撰和歌集卷第六秋歌中[註 101]
132 二條為重 新古今集切 25.9 16.2 新古今和歌集卷第十八雜歌下[註 103]
133 道也切 25.5 13.6 新古今和歌集卷第三夏歌[註 104]
134 紹智切 18.9 16.9 續後撰和歌集卷第十五戀歌五[註 105]
135 二條為貫[註 106] 古今集切 16.8 15.7 古今和歌集卷第五秋歌下[註 107]
136 二條為遠日语二条為遠 續千載集切 23.4 11.8 續千載和歌集卷第八羈旅歌[註 108]
137 二條為右[註 109] 豐前切 24.7 11.6 室町 新古今和歌集卷第十七雜歌中[註 110]
138 二條為成[註 111] 歌集切 24.9 16.7 南北朝 玉葉和歌集日语玉葉和歌集卷第十三戀歌五[註 112]
139 覺源[註 113] 續古今集切 20.7 14.5 鎌倉 雲葉和歌集卷第一春歌上[註 114]
140 源承 新古今集切 16.6 13.5 新古今和歌集卷第九離別歌[註 115]
141 慶融 近江切 22.8 28.8 拾遺和歌集卷第九雜下和卷第八雜下[註 116]
142 二條定為 平野切 25.6 13.4 續千載和歌集卷第八羈旅歌[註 117]
143 覺家[註 118] 續古今集切 23.4 15.1 南北朝 續古今和歌集卷第十七雜歌上[註 119]
144 中將姬 當麻切 26.7 11.2 奈良 稱讚淨土佛攝受經
145 寫經切 21.9 7.6 注維摩詰經日语経疏部 (大正蔵)[42]
146 紫式部 28 4 平安 大般若經
147 殷富門院 消息斷簡 27.4 9.8 平安至鎌倉 書信
148 坊門局[註 120] 小松切 21.9 14.8 鎌倉 拾遺和歌集卷第十八雜賀和卷第十九雜戀[註 121]
149 民部卿局[註 122] 新古今集切 23.8 15.2 新古今和歌集卷第六冬歌[註 123]
150 小大君 香紙切日语香紙切 20.9 9.9 平安 麗花集卷第八戀[註 124]
151 北條政子 石野切 29.1 12.7 鎌倉 書信
152 千代能日语安達千代野 宇都宮切 30.9 7.9
153 阿佛尼 角倉切 23.5 15.1 後撰和歌集卷第十五雜一[註 125]
154 物語切 15.5 15.5 狹衣物語卷第四[43]
背面
155 聖德太子 戶隱切 27.8 5.5 平安 法華經卷第四授學無學人記品第九
156 太秦切 26.4 3.9 法華經卷第二譬喻品第三
157 魚養日语朝野魚養 御至切 27.2 11.8 奈良 大般若經
158 橘逸勢 詩序切 25.7 5.5 王勃集的序
159 小野篁 山門切 27.8 6.1 平安 廣弘明集卷第二十二難范縝神滅論
160 菅原道真 河內切 26.3 7.1 奈良 金光明最勝王經
161 二月堂燒切 24 5.8 大方廣佛華嚴經
162 佛書切 25.8 6.8 平安 「不越本誓三昧耶」
163 28.6 5.4 不動講式
164 白氏文集切 30.3 27.2 白氏文集卷第四百練鏡[註 126]
165 30.4 17
166 紀貫之 高野切日语高野切 26 22.1 古今和歌集卷第九羈旅歌[註 127]
167 名家家集切 26.1 21.4 堤中納言集[註 128]
168 小野道風 寫經切 25.7 5.7 大乘本生心地觀經[44]
169 小島切 21.9 16.1 齋宮女御集[註 129]
170 本阿彌切日语本阿弥切 17 古今和歌集卷第十一戀歌一[註 130]
171 絹地切 25.2 13.5 三體詩日语三体詩卷第二許渾《咸陽東城樓》
172 藤原佐理日语藤原佐理 27 7.4 「柔其一二為凡例如華陀刮臆刳腸呂秦張文中對日语四角 (記号)乍池頭疼何雖禁穴」
173 紙撚切 22.4 15.6 源道濟集日语源道済[註 131]
174 綾地切 27.8 9.2 白氏文集卷第五十七池上即事[註 132]
175 筋切 21.7 15.8 古今和歌集卷第十七雜歌上[註 133]
176 藤原行成日语藤原行成 尾形切 19.8 12.9 西本願寺本業平集[註 134]
177 19.7 15 西本願寺本業平集[註 135]
178 唐紙經切 24.7 8.3 妙法蓮華經文句日语経疏部 (大正蔵)[46]
179 猿丸集切 22.2 16.2 猿丸集[註 136]
180 白氏文集切 28.5 17.3 白氏文集卷第六十三春遊[註 137]
181 藤原行經日语藤原行経 詩歌切 28.2 10.3 寬仁2年藤原賴通攝政大饗料屏風詩歌[註 138]
182 藤原公任 詩書切 24.6 25.7 本朝文粹卷第八和卷第十一[48]
183 糟色紙 15 14.8 後拾遺和歌集卷第十六雜二[註 139]
184 兼輔集切 20.1 13.1 兼輔集[註 140]
185 20 13 兼輔集[註 141]
186 藤原定賴 烏丸切 20.9 15.2 後撰和歌集卷第七秋下[註 142]
187 津田切 25.6 13.4 法華經卷第二譬喻品第三
188 源順 栂尾切 26 19.1 萬葉集卷第四相聞[註 143]
189 24.4 15.8 萬葉集卷第四相聞[註 144]
190 源兼行日语源兼行 西大寺切 29.9 6.4 上宮聖德法王帝說日语上宮聖徳法王帝説
191 藤原行成 針切 22.5 16 相模集和源重之子僧集合冊[註 145]
192 源俊賴 唐紙經切 22.6 11.2 法華經卷第四見寶塔品第十一
193 御形宣旨集切 19.9 13.3 御形宣旨[註 146]
194 藤原定賴 大江切 21.3 15.4 古今和歌集卷第十一戀歌一[註 147]
195 源俊賴 高光集切 21.9 13.5 藤原高光家集[註 148]
196 藤原基俊 山名切 25.2 15.6 新撰朗詠集卷上春三月盡和潤三月[註 149]
197 藤原顯輔 鶉切 25.2 15.5 鎌倉 古今和歌集卷第十八雜歌下[註 150]
198 藤原清輔 古今集切 18.3 14.3 古今和歌集卷第十八雜歌下[註 151]
199 內裏切 25.4 15.3 平安 古今和歌集卷第十六哀傷歌[註 152]
200 藤原家隆 古今集切 15 13.3 鎌倉 古今和歌集卷第十七雜歌上[註 153]
201 升底切 16 16.1 金葉和歌集卷第三秋歌[註 156]
202 古今集切 17 14.8 古今和歌集卷第十八雜歌下[註 157]
203 藤原家良日语衣笠家良 御文庫切 29.7 14.4 後鳥羽院定家知家入道撰歌[註 158]
204 藤原秀能日语藤原秀能 三宅切 23.2 10 新敕撰和歌集卷第七賀歌[註 159]
205 佐伯切 23.1 13.9 古今和歌集卷第三夏歌[註 160]
206 藤原有家日语藤原有家 墨流切 16.5 13.2 新古今和歌集卷第四秋歌上[註 161]
207 源家長日语源家長 和歌懷紙斷簡 29.8 23.2 平安至鎌倉 源家長的一首和歌[註 162]
208 藤原清範 西山切 16.5 15.4 鎌倉 新古今和歌集卷第十七雜歌中[註 163]
209 洞院公賢日语洞院公賢 新古今集切 20.4 14.5 鎌倉至南北朝 新古今和歌集卷第八哀傷歌[註 164]
210 三條實任[註 166] 新敕撰集切 21.5 14.9 鎌倉 新敕撰和歌集卷第六冬歌[註 167]
211 藤原信實日语藤原信実 粟田切 29.6 13.2 法然寺本地藏緣起繪卷
212 藤原定實日语藤原定実 粉河切 33.4 6.6 高野大師行狀圖繪卷第三[43]
213 藤原伊經日语藤原伊経 難波切 25 16.1 平安 元曆校本萬葉集卷第十四東歌[註 168]
214 世尊寺行能日语世尊寺行能 藤井切 30.5 23.2 鎌倉 和漢朗詠集卷下佛事[註 169]
215 源氏物語切 16.2 源氏物語「總角日语総角 (源氏物語)
216 新古今集切 15.9 15.3 新古今和歌集卷第三夏歌[註 170]
217 世尊寺經尹[註 172] 那智切 26.4 6.3 因明入正理論疏日语論疏部 (大正蔵)卷下
218 世尊寺經朝[註 171] 和漢朗詠集切 30.2 27.4 和漢朗詠集卷上秋夜以及和歌[註 173]
219 千載集切 25.3 14.6 千載和歌集卷第十二戀歌二[註 174]
220 新敕撰集切 23.5 14.8 久安百首日语久安百首[註 175]
新敕撰和歌集卷第二十雜歌[註 176]
221 世尊寺行房日语世尊寺行房 往來物切 33.9 28.5 字帖
222 下野切 15.7 14.5 拾遺和歌集卷第七物名[註 177]
223 世尊寺定成[註 178] 後拾遺集切 23.4 15.4 後拾遺和歌集卷第十五雜一[註 179]
224 和漢朗詠集切 30 28.6 和漢朗詠集卷上秋擣衣[註 180]
225 世尊寺行尹日语世尊寺行尹 七社切 28.9 11.2 足利尊氏諸寺社法樂和歌[註 181]
226 拾遺集切 23 14.3 南北朝 拾遺和歌集卷第二十哀傷[註 182]
227 假名法華經切 26.8 9.1 鎌倉 法華經卷第一方便品第二
228 世尊寺行忠[註 183] 淀切 36.1 9.6 勸進
229 古今集切 21.5 13.6 南北朝 古今和歌集卷第九羈旅歌[註 185]
230 世尊寺行俊[註 186] 長門切 28.7 10.6 鎌倉 源平盛衰記日语源平盛衰記[43]
231 傳教大師 燒經切 23.2 5 奈良至平安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
232 弘法大師 繪因果經切 27 7.1 奈良 過去現在因果經日语絵因果経
233 草字切 29 7.5 平安 草書
234 南院切 27.7 9.5 新撰類林抄
235 草字切 28.5 15.7 草書
236 詩書切 26.7 24.5 奈良 王績詩作《益州城西張超亭觀妓》
237 大日經開題切 29.4 4.6 平安 大日經疏要文記
238 佛書切 27.9 6.4 大乘法苑義林章[49]
239 慈覺大師 寫經切 28.2 11.7 大寶積經[50]
240 智證大師 佛書切 27.5 7.7 金光明最勝王經疏日语経疏部 (大正蔵)[51]
241 外典切 28.3 5.2 四分律刪繁補闕行事鈔日语律疏部 (大正蔵)[52]
242 三井寺切 27.7 4.3 奈良 佛書
243 理源大師日语聖宝 佛書切 28.5 4.6 平安 悉曇字記日语事彙部 (大正蔵)[53]
244 慈惠大師 橫川切 29.9 7 高麗 大方廣佛華嚴經[54]
245 性空日语性空 消息斷簡 29.9 8.5 鎌倉 書信
246 俊寬 三輪切 23.9 15.3 古今和歌集卷第四秋歌上[註 187]
247 源信 坂戶切 26.9 9.8 平安 推測是如來藏經的註釋書
248 重源日语重源 五輪塔切 23.9 14.2 鎌倉 別譯雜阿含經[55]
249 覺明日语覚明 寫經切 25.2 6 平安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56]
250 俊芿日语俊芿 深草切 25.5 5.7 鎌倉 法華經卷第一方便品第二
251 隆尊[註 188] 寫經切 25.8 9.3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57]
252 文覺 消息斷簡 30 6.9 書信
253 西行 小大君集切 13.4 11.9 平安 小大君集[註 189]
254 白河切 17.7 15.2 後撰和歌集卷第八冬[註 190]
255 出雲切 25 13.1 鎌倉 殷富門院大輔百首日语百首歌[註 191]
256 顯昭日语顕昭 八雲御抄切 15.5 14.8 八雲抄日语八雲御抄
257 寂蓮 佐野切 31.8 28.4 平安 別雷社歌合[註 192]
258 藤原行成 伊予切 25.8 17.4 和漢朗詠集卷上春藤[註 193]
259 寂蓮 田歌切 28.9 6 一首農歌[註 194]
260 寂然日语寂然 歌集切 15.4 13 中務親王集[58]
261 村雲切 16.5 12.6 鎌倉 貫之集卷第二[註 195]
262 寂念日语寂念 松本切 22.5 14.1 平安 後拾遺和歌集卷第十二戀二[註 196]
263 寂惠 後撰集切 23 15.9 鎌倉 後撰和歌集卷第八冬歌[註 197]
264 源空 粟生野切 29.6 10.1 平安至鎌倉 往生講私記
265 聲明切 12.7 12.8 鎌倉 梵唄
266 親鸞 佛書奧書切 17.3 15.9 佛書的奧書
267 日蓮 消息斷簡 31 5 書信
268 書狀斷簡 25.9 17.8
269 明惠 佛書切 30.5 5.9 佛書
270 夢記切 30.3 13 夢記日语夢記
271 解脫日语貞慶 書狀斷簡 30.3 12.7 書信
272 慈圓 28.7 30.5
273 古今集切 16.3 14.2 古今和歌集卷第五秋歌下[註 198]
274 新古今集切 19.3 18.2 新古今和歌集卷第十五戀歌五[註 199]
275 道元 道正庵切 23.3 10.1 永平道元禪師清規卷下
276 忠顯[註 200] 拾遺抄切 20.9 14.1 南北朝 拾遺和歌集卷第三秋和卷十七雜秋[註 201]
277 大燈國師日语宗峰妙超 佐保切 26.9 13.2 鎌倉 老子河上公章句
278 一遍 源氏繪詞切 31.1 16.2 源氏物語「桐壺
279 他阿日语他阿 繪詞切 30.5 4.8 融通念佛緣起繪詞日语融通念仏縁起絵巻[59]
280 29.4
281 玄惠日语玄恵 伯耆切 28.2 20.2 古文尚書孔氏傳卷第十二冏命第二十八
282 石屏 佛書切 22.5 2.7 南北朝至室町 大寶積經[60]
283 兼空[註 202] 下田屋切 24.8 15.7 南北朝 河海抄日语河海抄蜻蛉日语蜻蛉 (源氏物語)[43]
284 素眼[註 203] 新千載集切 23.2 11.7 室町 新千載和歌集卷第十九哀傷歌[註 204]
285 向阿日语向阿 法文切 15.2 13 南北朝 歸命本願鈔[61]
286 一休宗純 色紙 19.8 17.3 室町 一休宗純的一首和歌[註 205]
287 頓阿日语頓阿 短冊 32.3 5.3 鎌倉 和歌短冊日语短冊[註 206]
288 續千載集切 25.5 14.5 續千載和歌集卷第十釋教歌[註 207]
289 兼好 越前切 25.7 16 室町 伊勢物語第十六段
290 戲切
タハゴト切
32.6 5.9 艷書繪卷繪詞[43]
291 淨辨日语浄弁 松花集切 24.2 20.5 南北朝 松花和歌集[註 208]
292 拾遺集切 25 9.5 拾遺和歌集卷第十四戀四[註 209]
293 慶運日语慶運 歌合切 29.5 16.2 未詳歌合[註 210]
294 雁金切 24.1 15.3 鎌倉 古今和歌集卷第十八雜歌下[註 211]
295 和漢朗詠集切 30.2 12.1 南北朝 和漢朗詠集卷上秋落葉[註 212]
296 源賴政 平等院切 28.2 9.4 平安 和漢朗詠集卷下懷舊[註 213]
297 三井寺切 14.2 8.7 賴政集卷下[註 214]
298 平清盛 金泥經切 27.2 8.5 平安至鎌倉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63]
299 平賴盛 嚴島切 26.7 6 平安 無量義經十功德品第三
300 源賴朝 消息斷簡 31 13.4 鎌倉 書信
301 平業兼日语平業兼 和漢朗詠集切 28.2 8 和漢朗詠集卷上夏扇[註 215]
302 源實朝 中院切 21.5 13 平安 後拾遺和歌集卷第八別[註 216]
303 平忠度 後拾遺集切 18.5 14.6 鎌倉 後拾遺和歌集卷第一春上[註 217]
304 足利尊氏 北山切 22 14.8 南北朝 新古今和歌集卷第六冬歌[註 218]
305 新田義貞 三室切 24.6 14.9 續後拾遺和歌集日语続後拾遺和歌集卷第十二戀歌二[註 219]
306 北條時賴 光泉寺切 24.4 8.2 鎌倉 白氏文集卷第三五絃彈[29]
307 高階重經[註 220] 古今集註切 23.7 14.3 南北朝 古今和歌集的注本英语Commentary (philology)[註 221]
308 津守國冬日语津守国冬 詞花集切 22.9 14.8 詞花和歌集卷第七戀上[註 222]
309 續現葉集切 16.4 13.1 續現葉和歌集卷第十三戀歌三[註 223]
310 津守國夏 長尾切 22 14.7 續後撰和歌集卷第十三戀歌三[註 224]
311 津守國助 詞花集切 24.4 14.4 鎌倉 詞花和歌集卷第十雜下[註 225]

註解[编辑]

  1. ^ 砂子是指將金箔銀箔日语銀箔弄成粉,作為裝飾撒在上面[5]
  2. ^ 新編國歌大觀編號1445的下半句至1447的詞書的一部分,分別是花山天皇大貳三位藤原兼家的作品[7]
  3. ^ 收錄於《金剛院切(傳龜山院筆金剛院切)》,歌書集成編號10和11[8]
  4. ^
    • いのちこそかきりなるらめかくはかりうきとしつきにさめぬおもひは
    • おもほえすなみたやうかふともし火のかけみたれゆくひとりねのとこ
  5. ^ 收錄於《金剛院類切Ⅰ(傳龜山院筆金剛院類切Ⅰ)》,歌書集成編號1和2[8]
  6. ^ 收錄於《傳後宇多院等筆卷物切(傳後宇多院、後醍醐天皇筆卷物切)》,歌書集成編號2[8]
  7. ^ 新編國歌大觀編號37至40[9]
  8. ^ 新編國歌大觀編號683,為羅虬的作品[11]
  9. ^ 新編國歌大觀編號561,為紀友則的作品[7]
  10. ^ 新編國歌大觀編號331和332,分別是詠人不知日语よみ人しらず清原深養父的作品[7]
  11. ^ 新編國歌大觀編號963至965,分別是狹衣帝日语狭衣物語たまもにあそぶ関白ちぢにくだくる左大臣的作品[12]
  12. ^ 新編國歌大觀編號489和1094,分別是後嵯峨天皇和西園寺公經的作品[7]
  13. ^ 收錄於《吉野切(傳後醍醐天皇筆吉野切)》,歌書集成編號27[8]
  14. ^ 收錄於《傳後宇多院等筆卷物切(傳後宇多院、後醍醐天皇筆卷物切)》,歌書集成編號1[8]
  15. ^ 收錄於《新濱木綿和歌集(傳後醍醐天皇筆斷簡)》,歌書集成編號21和22,分別是花山院師賢和詠人不知的作品[8]
  16. ^ 收錄於《六條切Ⅰ(傳光嚴院筆六條切〈第Ⅰ種〉)》,歌書集成編號5至7,推測是《八代和歌抄》的一部分[8]
  17. ^ 新編國歌大觀編號447和453,分別是詠人不知和增基日语増基的作品[7]
  18. ^ 新編國歌大觀編號340,為詠人不知的作品[7]
  19. ^ 新編國歌大觀編號2758[13]
  20. ^ 新編國歌大觀編號1483和1484,分別是藤原道長上東門院的作品[7]
  21. ^ 新編國歌大觀編號191,為紫式部的作品[7]
  22. ^ 新釋漢文大系日语新釈漢文大系編號0273[15]
  23. ^ 新編國歌大觀編號532,為壽玄的作品[7]
  24. ^ 新編國歌大觀編號407和408,分別是都在中大江以言日语大江以言的作品[11]
  25. ^ 新編國歌大觀編號1909至1911的部分詞書,分別是德大寺實定、詠人不知和後鳥羽天皇的作品[7]
  26. ^ 新編國歌大觀解題編號10和11,分別是詠人不知和凝然的作品[13]
  27. ^ 法守親王是後伏見天皇之子[16]
  28. ^ 新編國歌大觀編號279,為後鳥羽天皇的作品[7]
  29. ^ 新編國歌大觀編號3377和3378[11]
  30. ^ 覺譽親王是花園天皇之子[3]:87
  31. ^ 新編國歌大觀編號587至589的部分詞書,分別是行尊(兩首)和源顯雅母日语源顕雅母的作品[7]
  32. ^ 尋譽是大乘院日语大乗院 (門跡寺院)的僧人,為僧正[3]:88
  33. ^ 新編國歌大觀編號610至612的上半句,分別是飛鳥井雅經、幸清源重之的作品[7]
  34. ^ 新編國歌大觀編號242,為白居易的作品[11]
  35. ^ 藤原直子是藤原明子的堂姊妹[22],因幡則是基世王日语基世王之女[23]
  36. ^ 新編國歌大觀編號805至808,分別是詠人不知(兩首)、藤原直子和因幡的作品[7][註 35]
  37. ^ 新編國歌大觀編號193,為曾禰好忠的作品[7]
  38. ^ 新編國歌大觀編號1965和1966,分別是二條院讚岐和藤原俊成的作品[7]
  39. ^ 新編國歌大觀編號259至262,259的作者根據傳後宇多本記載是後中書王,《和漢朗詠集註》和《古今和歌六帖日语古今和歌六帖》稱是凡河內躬恒,和漢朗詠集考證也沿用此說,貞和本則指此歌在《兔田集》中是藤原伊衡日语藤原伊衡的作品。261根據底本和諸本雖然均是李端的作品,不過根據古典文學會本、《和漢朗詠集註》和《文苑英華》記載,為皇甫冉的《秋日東郊作》。260和262則分別是後中書王和紀長谷雄日语紀長谷雄的作品[11][26]:143-144
  40. ^ 新編國歌大觀編號744和745,分別是白居易和菅原文時日语菅原文時的作品[11][26]:387-388
  41. ^ 新編國歌大觀編號406、408、407和409,406、408和407分別是大江以言(兩首)和都在中的作品。409根據傳後宇多本記載是橘直幹的作品,不過《新編日本古典文學全集日语日本古典文学全集》認為此說法可疑,《和漢朗詠集註》和《新古今和歌集》則均稱是詠人不知[11][26]:218-219
  42. ^ 新編國歌大觀編號109和110,分別是素性和凡河內躬恒的作品[7]
  43. ^ 新編國歌大觀編號372和373,均為一條內經的作品[27]
  44. ^ 歌書集成編號4[8],為九條忠基日语九条忠基的作品[28]
  45. ^ 歌書集成編號3,為春谷永蘭的作品[8]
  46. ^ 新釋漢文大系日语新釈漢文大系編號0141[29]
  47. ^ 新編國歌大觀編號463的第二句,為白居易的作品[11][26]:247
  48. ^ 新編國歌大觀編號126至128[30]
  49. ^ 大窪則善在天德4年(960年)時在世,曾任勘解由次官[23]
  50. ^ 新編國歌大觀編號1312至1314,分別是詠人不知、藤原清正和大窪則善的作品[註 49]
  51. ^ 小倉實名是富小路公脩日语富小路公脩之子[16]
  52. ^ 新編國歌大觀編號862,為在原滋春日语在原滋春的作品[7]
  53. ^ 新編國歌大觀編號798和799,分別是後白河天皇和待賢門院加賀的作品[7]
  54. ^ 新編國歌大觀編號612至614的詞書,分別是藤原忠教日语藤原忠教、藤原俊忠和源俊賴的作品[7]
  55. ^ 新編國歌大觀編號51、52和55,分別是白居易(兩首)和橘在列日语橘在列的作品[11][26]:44-46
  56. ^ 新編國歌大觀編號146,為紀貫之的作品[7]
  57. ^ 新編國歌大觀編號811至813,均為詠人不知的作品[7]
  58. ^ 藤原敦經是藤原茂明之子[22]
  59. ^ 新編國歌大觀編號144和145,分別是藤原敦經和藤原定通的作品[註 58]
  60. ^ 新編國歌大觀編號1358至1360的詞書,分別是伊勢(兩首)和小野小町的作品[7]
  61. ^ 新編國歌大觀編號1160,為嫥子女王日语嫥子女王的作品[7]
  62. ^ 新編國歌大觀編號1859和1864,均為詠人不知的作品[7]
  63. ^ 《古筆大辭典》稱並無甘露寺光經此人[31]
  64. ^ 新編國歌大觀編號941至943的詞書,分別是九條良經、慈圓嘉陽門院越前日语嘉陽門院越前的作品[7]
  65. ^ 新編國歌大觀編號1234至1235的上半句,分別是藤原實賴和詠人不知的作品。
  66. ^ 平安朝歌合大成編號1和2[32]
  67. ^ 平安朝歌合大成編號10和11[32]
  68. ^ 二條太皇太后宮別當是令子內親王女房日语女房,藤原基俊之女[33]
  69. ^ 新編國歌大觀編號1109的下半句至1112的上半句,分別是藤原宗家日语藤原宗家粟田口忠良日语粟田口忠良和二條太皇太后宮別當的作品[註 68][7]
  70. ^ 新編國歌大觀編號336至338[13]
  71. ^ 新編國歌大觀編號672至675,均為詠人不知的作品[7]
  72. ^ 新編國歌大觀編號58的後半句至60,分別是紀貫之(兩首)和紀友則的作品[7]
  73. ^ 新編國歌大觀編號339至343的詞書[34]
  74. ^ 新編國歌大觀編號1102至1103的部分詞書,分別是藤原兼輔大江玉淵日语大江玉淵女的作品[7]
  75. ^ 新編國歌大觀編號218,為阿佛尼的作品[13]
  76. ^ 新編國歌大觀編號161至163的上半句,分別是九條良經(兩首)和葉室光俊日语葉室光俊的作品[7]
  77. ^ 新編國歌大觀編號1871至1875,分別是衣笠家良、藤原為家日语藤原為家藤原知家日语藤原知家藤原信實日语藤原信実和葉室光俊的作品[11]
  78. ^ 私家集大成編號1561[35]
  79. ^ 新編國歌大觀編號24,為飛鳥井女君的作品[11]
  80. ^ 橘俊宗女是待賢門院安藝的姊妹,橘俊宗母是橘義通日语橘義通之女[33]
  81. ^ 新編國歌大觀編號418和419的詞書,418根據《新編國歌大歌》記載是橘俊宗女,《翰墨城》則稱是橘俊宗母的作品[註 80],419則是堀河院中宮上總日语堀河院中宮上総的作品[7]
  82. ^ 新編國歌大觀編號416和417,分別是凡河內躬恒和藤原兼輔的作品[7]
  83. ^
    • わすれすよ去年のうつきの郭公山ちにきゝしこゑのさひしさ
    • たむけする人こそなけれ玉かきのみつのみなとの五月雨のころ
  84. ^ 新編國歌大觀編號869和870,分別是源能有日语源能有布留今道日语布留今道的作品[7][36]:330
  85. ^ 讚岐是安倍清行日语安倍清行之女[37],大輔則是源弼日语源弼之女[33]
  86. ^ 新編國歌大觀編號1055至1058的上半句,分別是讚岐、大輔和詠人不知(兩首)的作品[7][註 85]
  87. ^ 新編國歌大觀編號649,為在原業平的作品[7]
  88. ^ 新編國歌大觀編號1613,為西行的作品[7]
  89. ^ 新編私家集大成編號1至3的上半句[38]
  90. ^ 新編國歌大觀編號976至978的大部分詞書,均為凡河內躬恒的作品[7]
  91. ^ 新編國歌大觀編號403至405的大部分詞書,分別是詠人不知、紀貫之和紀友則的作品[7]
  92. ^ 新編國歌大觀編號845至847的部分詞書,分別是小野篁、文屋康秀遍昭的作品[7]
  93. ^ 新編國歌大觀編號874、914、954、994和1034,均為鷹司院帥日语鷹司院帥的作品[27][39]
  94. ^ 新編國歌大觀編號930的後半部分詞書至932的詞書,分別是三條町日语紀静子、紀貫之和坂上是則的作品[7]
  95. ^ 閑院是命婦日语命婦,曾經與源昇日语源昇藤原忠房日语藤原忠房有交流[23]
  96. ^ 新編國歌大觀編號837至841的詞書,分別是閑院、紀貫之、壬生忠岑(839和841)和凡河內躬恒的作品[7][註 95]
  97. ^ 二條為親是二條為道日语二条為道之子[16]
  98. ^ 新編國歌大觀編號677至679的詞書,分別是津守國冬、詠人不知和皇后宮的作品[7]
  99. ^ 新編國歌大觀編號399至403,分別是凡河內躬恒和詠人不知(四首)的作品[7]
  100. ^ 新編國歌大觀編號556至560,均為詠人不知的作品[7]
  101. ^ 新編國歌大觀編號325至327的上半句,分別是西園寺公經、藤原道長和紫式部的作品[7]
  102. ^ 源季景是源季國之子,為文德源氏日语文徳源氏源兼宣日语源兼宣的後裔[40]
  103. ^ 新編國歌大觀編號1777至1779的詞書,分別是藤原行能日语世尊寺行能鴨長明和源季景的作品[7][註 102]
  104. ^ 新編國歌大觀編號186至188的上半句,分別是曾禰好忠(兩首)和藤原元真的作品[7]
  105. ^ 新編國歌大觀編號1007,為三條院女藏人左近的作品[7]
  106. ^ 二條為貫是二條為定之子[3]:147
  107. ^ 新編國歌大觀編號300至302的詞書,分別是清原深養父、藤原興風和坂上是則的作品[7]
  108. ^ 新編國歌大觀編號775和776,分別是二條為世和平氏村的作品[7]
  109. ^ 二條為右是二條為重之子[16]
  110. ^ 新編國歌大觀編號1688和1689,分別是柿本人麻呂天智天皇的作品[7]
  111. ^ 《古筆大辭典》稱二條為成實為冷泉為成,為成是冷泉為相之子[31]
  112. ^ 新編國歌大觀編號1796至1799的歌人名稱,分別是永福門院內侍、伏見天皇(兩首)和伏見院新宰相的作品[7]
  113. ^ 覺源是藤原定家之子[3]:149
  114. ^ 新編國歌大觀編號28至30,分別是粟田口忠良、土御門院小宰相日语土御門院小宰相祐子內親王家紀伊[41]
  115. ^ 新編國歌大觀編號864至866的部分詞書,分別是寂昭日语寂照、源重之和高階經重日语高階経重的作品[7]
  116. ^ 新編國歌大觀編號514至519、458的部分詞書至461,分別是凡河內躬恒(514、517和519)、壬生忠岑(515)、藤原伊衡(516和518)、大中臣能宣(458和460)、詠人不知(459)和源道濟(461)的作品[7]
  117. ^ 新編國歌大觀編號771至774的歌人名稱,分別是馬內侍土御門天皇洞院實雄日语洞院実雄近衛家平日语近衛家平的作品[7]
  118. ^ 覺家是二條為定之子[3]:153
  119. ^ 新編國歌大觀編號1581至1586,分別是藤原康能藻壁門院少將日语藻壁門院少将順德天皇(兩首)、後鳥羽天皇和藤原知家的作品[7]
  120. ^ 坊門局是藤原俊成之女[3]:157
  121. ^ 新編國歌大觀編號1184、1185和1233的詞書,分別是詠人不知和遍昭(1184)、平貞文日语平貞文(1185)和右近的作品[7]
  122. ^ 民部卿局是藤原定家之女[3]:158
  123. ^ 新編國歌大觀編號669的下半句至671的上半句,分別是藤原家經日语藤原家経藤原國房和藤原定家的作品[7]
  124. ^ 新編國歌大觀編號99和100,分別是柿本人麻呂和中務的作品[41]
  125. ^ 新編國歌大觀編號1109至1110的上半句,分別是藤原能子日语藤原能子柔子內親王日语柔子内親王作品[7][22]
  126. ^ 新釋漢文大系編號0146[29]
  127. ^ 新編國歌大觀編號417和418的詞書,分別是藤原兼輔和在原業平的作品[7]
  128. ^ 私家集大成編號50、55和56[30]
  129. ^ 私家集大成編號10和11[30]
  130. ^ 新編國歌大觀編號482的下半句至486,分別是紀貫之和詠人不知(四首)的作品[7]
  131. ^ 新編國歌大觀編號199和200[9]
  132. ^ 新釋漢文大系編號2735[45]
  133. ^ 新編國歌大觀編號881至883,分別是紀貫之和詠人不知(兩首)的作品[7]
  134. ^ 新編私家集大成解題編號3和4[38]
  135. ^ 新編私家集大成解題編號35和36[38]
  136. ^ 新編國歌大觀編號36的下半句至38[34]
  137. ^ 新釋漢文大系編號3039[47]
  138. ^ 歌書集成編號7至9,分別是藤原為時日语藤原為時(兩首)和藤原輔尹日语藤原輔尹的作品[8]
  139. ^ 新編國歌大觀編號928和938,分別是詠人不知和馬內侍的作品[7]
  140. ^ 新編私家集大成解題第11首[38]
  141. ^ 新編私家集大成解題第9首[38]
  142. ^ 新編國歌大觀編號362至365的上半句,分別是詠人不知(三首)和凡河內躬恒的作品[7]
  143. ^ 新編國歌大觀編號668至670,分別是阿倍蟲麻呂日语阿倍虫麻呂大伴坂上郎女(兩首)的作品[11]
  144. ^ 新編國歌大觀編號508和509,為安倍女郎的作品[11]
  145. ^ 私家集大成編號52至54[30]
  146. ^ 新編國歌大觀編號8和9[9]
  147. ^ 新編國歌大觀編號471至474的上半句,分別是紀貫之、藤原勝臣日语藤原勝臣和在原元方(兩首)的作品[7]
  148. ^ 新編國歌大觀編號37和38[34]
  149. ^ 新編國歌大觀編號51至53,分別是凡河內躬恒、藤原朝忠和源順的作品[11][3]:192
  150. ^ 新編國歌大觀編號969和970的部分詞書,均為在原業平的作品[7]
  151. ^ 新編國歌大觀編號995的部分詞書,為詠人不知的作品[7]
  152. ^ 新編國歌大觀編號830的下半句至832的上半句,分別是素性、勝延和上野岑雄日语上野岑雄的作品[7]
  153. ^ 新編國歌大觀編號874的詞書,為藤原敏行的作品[7]
  154. ^ 源貞亮是源國盛日语源国盛之子[22]
  155. ^ 土佐內侍是源貞亮之女[33][註 154]
  156. ^ 新編國歌大觀編號157和158的上半句,分別是藤原長實日语藤原長実和土佐內侍的作品[7][註 155]
  157. ^ 新編國歌大觀編號997和998,分別是文屋有季和大江千里的作品[7]
  158. ^ 新編國歌大觀編號70至72[9]
  159. ^ 新編國歌大觀編號461,為九條良平日语九条良平的作品[7]
  160. ^ 新編國歌大觀編號147至150,均為詠人不知的作品[7]
  161. ^ 新編國歌大觀編號301的下半句至303的詞書,分別是藤原俊成、藤原忠通和具平親王的作品[7]
  162. ^
    • きりのうちいゑちにたのむ松風なをとをさかるおきのつりふね
  163. ^ 新編國歌大觀編號1588和1589的詞書,分別是川島皇子藤原宇合的作品[7]
  164. ^ 新編國歌大觀編號758和759,分別是小野小町和藤原兼輔的作品[7]
  165. ^ 三條公種是三條實蔭日语正親町三条実蔭之子[37]
  166. ^ 三條實任是三條公種之子[37][註 165]
  167. ^ 新編國歌大觀編號402至405的詞書,分別是宜秋門院丹後日语宜秋門院丹後二條院讚岐、藤原俊成和源國信[7]
  168. ^ 新編國歌大觀編號3404的下半句至3406的上半句[11]
  169. ^ 新編國歌大觀編號592的一部分至596,分別是大江匡衡日语大江匡衡(592)、慶滋保胤日语慶滋保胤(593)、紀齊名日语紀斉名(594和596)和都良香日语都良香(595)的作品[11][26]:311-313
  170. ^ 新編國歌大觀編號230至232的上半句,分別是藤原基俊、九條兼實和藤原定家的作品[7]
  171. ^ 171.0 171.1 世尊寺經朝是廣橋賴資日语広橋頼資之子,世尊寺行能日语世尊寺行能的養子[16]
  172. ^ 世尊寺經尹是世尊寺經朝之子[16][註 171]
  173. ^ 新編國歌大觀編號234,為白居易的作品[11]。和歌是「大井川紅葉みたれてなかる[3]
  174. ^ 新編國歌大觀編號723至725的上半句,分別是源賴政、藤原顯方道因的作品[7]
  175. ^ 新編國歌大觀編號901,為藤原俊成的作品[27]
  176. ^ 新編國歌大觀編號1342,為藤原俊成的作品[7]
  177. ^ 新編國歌大觀編號416至418,均為藤原輔相日语藤原輔相的作品[7]
  178. ^ 世尊寺定成是世尊寺經朝之子[16]
  179. ^ 新編國歌大觀編號843的下半句至845的部分詞書,分別是加賀左衛門永源後冷泉院的作品[7]
  180. ^ 新編國歌大觀編號345至351,分別是白居易、劉元淑藤原篤茂、橘直幹、後中書王(兩首)和紀貫之的作品[11][26]:184-187
  181. ^ 歌書集成編號3,為道大的作品[8]
  182. ^ 新編國歌大觀編號1281至1283的詞書,分別是藤原道兼藤原顯光日语藤原顕光藤原道信的作品[7]
  183. ^ 世尊寺行忠是世尊寺有能之子,世尊寺行尹的養子[16]
  184. ^ 乙是壬生益成日语壬生益成之女[23]
  185. ^ 新編國歌大觀編號411至413的部分詞書,分別是在原業平、詠人不知和乙的作品[7][註 184]
  186. ^ 世尊寺行俊是世尊寺行忠之子[3]:216
  187. ^ 新編國歌大觀編號178至182,分別是藤原興風、凡河內躬恒(兩首)、素性和源宗于的作品[7]
  188. ^ 隆尊是藤原家隆之子[3]:229
  189. ^ 新編國歌大觀編號5[34]
  190. ^ 新編國歌大觀編號459至461,分別是伊勢和詠人不知(兩首)的作品[7]
  191. ^ 歌書集成編號10至13[8]
  192. ^ 新編國歌大觀編號57和58,分別是寂念和行念日语北条時村 (時房流)[12]
  193. ^ 新編國歌大觀編號133至136,分別是白居易、源相規日语源相規、柿本人麻呂和紀貫之的作品[11][26]:82-84
  194. ^
    • このうらつけてはやひたはいかゝとるやこのぬるをとこをやむかへてそとるや
  195. ^ 新編國歌大觀編號202至205[34]
  196. ^ 新編國歌大觀編號679和680的詞書,分別是相模赤染衛門的作品[7]
  197. ^ 新編國歌大觀編號466至470的部分詞書,均為詠人不知的作品[7]
  198. ^ 新編國歌大觀編號313,為凡河內躬恒的作品[7]
  199. ^ 新編國歌大觀編號1366的下半句至1371,均為詠人不知的作品[7]
  200. ^ 忠顯是藤原親通日语藤原親通之子[3]:246
  201. ^ 新編國歌大觀編號159、161、162、1103和167的部分詞書,大中臣能宣、藤原長能日语藤原長能惠慶、紀貫之和伊勢的作品[7]
  202. ^ 兼空是北畠師重日语北畠師重之子[16]
  203. ^ 素眼是金蓮寺日语金蓮寺 (京都市)的僧人[3]:251
  204. ^ 新編國歌大觀編號2179和2180的詞書,分別是藤原仲文日语藤原仲文和紫式部的作品[7]
  205. ^
    • 常葉や木寺の梢摘すてよ世をつく竹の園は伏見に
  206. ^ 收錄於《續草庵集》卷第二冬,新編國歌大觀編號318,為頓阿的作品[27]
  207. ^ 新編國歌大觀編號986,為成賢日语成賢的作品[7]
  208. ^ 新編國歌大觀解題編號38[41],為尊圓法親王的作品[62]
  209. ^ 新編國歌大觀編號898至903,分別是中務、紀貫之和詠人不知(四首)的作品[7]
  210. ^ 收錄於《未詳歌合 傳後伏見院等筆斷簡(傳後伏見院、慶運筆斷簡)》,歌書集成編號1和2[8]
  211. ^ 新編國歌大觀編號996的下半句至998的詞書,分別是詠人不知、文屋有季和大江千里的作品[7]
  212. ^ 新編國歌大觀編號307至309,分別是張讀和白居易(兩首)的作品[11][26]:166-168
  213. ^ 新編國歌大觀編號743至745的一部分,分別是白居易(兩首)和菅原文時的作品[11][26]:387-388
  214. ^ 新編國歌大觀編號551至553的詞書[34]
  215. ^ 新編國歌大觀編號200和201,分別是菅原文時和中務的作品[11][26]:116
  216. ^ 新編國歌大觀編號483至485的詞書,分別是源兼長源道濟日语源道済(兩首)的作品[7]
  217. ^ 新編國歌大觀編號69至73的部分詞書,分別是藤原道信、馬內侍、津守國基日语津守国基辨乳母日语弁乳母和大中臣能宣[7]
  218. ^ 新編國歌大觀編號665的下半句至667的上半句,分別是德大寺實定、藤原公任和藤原範兼[7]
  219. ^ 新編國歌大觀編號742至744,分別是賀茂經久藤原範永日语藤原範永和小野小町的作品[7]
  220. ^ 高階重經是高階寬經日语高階寛経之父[33]
  221. ^ 對應的和歌是新編國歌大觀編號867和878,均為詠人不知的作品[7]
  222. ^ 新編國歌大觀編號227和228,分別是藤原範永和藤原親隆日语藤原親隆的作品[7]
  223. ^ 新編國歌大觀解題編號1[41]
  224. ^ 新編國歌大觀編號795和796的上半句,分別是和泉式部和三條院女藏人左近的作品[7]
  225. ^ 新編國歌大觀編號399至401的詞書,分別是清原元輔、詠人不知和源顯仲日语源顕仲的作品[7]

參考資料[编辑]

  1. ^ 手鑑 「翰墨城」. MOA美術館. [2024-05-23] (日语). 
  2. ^ 特別展「和様の書」を楽しむために─鑑賞編2 四大手鑑. 東京國立博物館. [2024-05-23] (日语). 
  3. ^ 3.00 3.01 3.02 3.03 3.04 3.05 3.06 3.07 3.08 3.09 3.10 3.11 3.12 3.13 3.14 3.15 3.16 小松茂美 (编). 国宝手鑑 翰墨城 解題. 中央公論社. 1979-11-25. NCID BN02434222 (日语). 
  4. ^ 手鑑「翰墨城」(三百十一葉) - 國指定文化財等數據庫(日語)
  5. ^ 砂子. kotobank (日语). 
  6. ^ 小松茂美 (编). 国宝手鑑 翰墨城. 中央公論社. 1979-11-25. NCID BN02434222 (日语). 
  7. ^ 7.000 7.001 7.002 7.003 7.004 7.005 7.006 7.007 7.008 7.009 7.010 7.011 7.012 7.013 7.014 7.015 7.016 7.017 7.018 7.019 7.020 7.021 7.022 7.023 7.024 7.025 7.026 7.027 7.028 7.029 7.030 7.031 7.032 7.033 7.034 7.035 7.036 7.037 7.038 7.039 7.040 7.041 7.042 7.043 7.044 7.045 7.046 7.047 7.048 7.049 7.050 7.051 7.052 7.053 7.054 7.055 7.056 7.057 7.058 7.059 7.060 7.061 7.062 7.063 7.064 7.065 7.066 7.067 7.068 7.069 7.070 7.071 7.072 7.073 7.074 7.075 7.076 7.077 7.078 7.079 7.080 7.081 7.082 7.083 7.084 7.085 7.086 7.087 7.088 7.089 7.090 7.091 7.092 7.093 7.094 7.095 7.096 7.097 7.098 7.099 7.100 7.101 7.102 7.103 谷山茂日语谷山茂田中裕日语田中裕後藤重郎日语後藤重郎樋口芳麻呂日语樋口芳麻呂橋本不美男日语橋本不美男藤平春男日语藤平春男島津忠夫日语島津忠夫井上宗雄日语井上宗雄有吉保日语有吉保片桐洋一日语片桐洋一福田秀一日语福田秀一久保田淳日语久保田淳 (编). 新編国歌大観 勅撰集編. 新編國歌大觀 1 日本文学Web図書館. 角川書店. 1983-02-08. ISBN 4-040-20112-4 (日语). 
    1. 藤平春男. 古今和歌集〔1古今〕. 
    2. 杉谷壽郎. 後撰和歌集〔2後撰〕. 
    3. 片桐洋一. 拾遺和歌集〔3拾遺集〕. 
    4. 後藤祥子日语後藤祥子. 後拾遺和歌集〔4後拾遺〕. 
    5. 橋本不美男、平澤五郎、赤羽淑日语赤羽淑. 金葉和歌集二度本〔5金葉二〕. 
    6. 井上宗雄. 詞花和歌集〔6詞花〕. 
    7. 松野陽一日语松野陽一. 千載和歌集〔7千載〕. 
    8. 後藤重郎、杉戶千洋. 新古今和歌集〔8新古今〕. 
    9. 田中裕日语田中裕、長谷完治. 新勅撰和歌集〔9新勅撰〕. 
    10. 樋口芳麻呂. 続後撰和歌集〔10続後撰〕. 
    11. 福田秀一、岩松研吉郎日语岩松研吉郎. 玉葉和歌集〔14玉葉〕. 
    12. 谷山茂、楠橋開. 続千載和歌集〔15続千載〕. 
    13. 岩佐美代子. 続後拾遺和歌集〔16続後拾〕. 
    14. 伊藤敬日语伊藤敬. 新千載和歌集〔18新千載〕. 
  8. ^ 8.00 8.01 8.02 8.03 8.04 8.05 8.06 8.07 8.08 8.09 8.10 8.11 8.12 久保木秀夫日语久保木秀夫 (编). 未詳私撰集 八代和歌抄カ/六条切Ⅰ(伝光厳院筆六条切〈第Ⅰ種〉)・未詳定数歌 金剛院切(伝亀山院筆金剛院切)・未詳定数歌 金剛院類切Ⅰ(伝亀山院筆金剛院類切Ⅰ)・未詳定数歌 伝後宇多院等筆巻物切(伝後宇多院・後醍醐天皇筆巻物切)・未詳歌集 吉野切(伝後醍醐天皇筆吉野切)・新浜木綿和歌集(伝後醍醐天皇筆断簡)・大慈八景詩歌(伝二条良基筆畠山切)・足利尊氏諸寺社法楽和歌(伝世尊寺行尹筆七社切)・殷富門院大輔百首(伝西行筆出雲切)・未詳歌合 伝後伏見院等筆断簡(伝後伏見院・慶運筆断簡)・寛仁二年藤原頼通任摂政大饗料屏風詩歌(伝藤原行成筆屏風詩歌切). 古筆切をはじめとする散佚歌集関連資料の総合的調査研究 歌書集成. 日本文学Web図書館. NCID BA86928835 (日语). 
  9. ^ 9.0 9.1 9.2 9.3 谷山茂、田中裕、後藤重郎、樋口芳麻呂、橋本不美男、藤平春男、島津忠夫、井上宗雄、有吉保、片桐洋一、福田秀一、久保田淳 (编). 新編国歌大観 私家集編Ⅲ. 新編國歌大觀 7 日本文学Web図書館. 角川書店. 1989-04-10. ISBN 4-040-20172-8 (日语). 
    1. 中周子. 御形宣旨集〔15御形〕. 
    2. 竹下豐. 道済集〔27道済〕. 
    3. 佐藤恒雄日语佐藤恒雄. 後鳥羽院定家知家入道撰歌(家良)〔85家良〕. 
    4. 岩佐美代子日语岩佐美代子. 兼行集〔116兼行〕. 
  10. ^ 白居易. 链接至维基文库 潯陽春三首:春去. 维基文库 (中文). 
  11. ^ 11.00 11.01 11.02 11.03 11.04 11.05 11.06 11.07 11.08 11.09 11.10 11.11 11.12 11.13 11.14 11.15 11.16 11.17 11.18 11.19 11.20 11.21 谷山茂、田中裕、後藤重郎、樋口芳麻呂、橋本不美男、藤平春男、島津忠夫、井上宗雄、有吉保、片桐洋一、福田秀一、久保田淳 (编). 新編国歌大観 私撰集編. 新編國歌大觀 2 日本文学Web図書館. 角川書店. 1984-03-15. ISBN 4-040-20122-1 (日语). 
    1. 芳賀紀雄、神堀忍、竹下豐、島津忠夫、伊藤博日语伊藤博 (万葉学者)橋本四郎日语橋本四郎、身崎壽、村田正博. 万葉集〔1万葉〕. 
    2. 大曾根章介日语大曽根章介. 和漢朗詠集〔6和漢朗〕. 
    3. 堀内秀晃. 新撰朗詠集〔8新撰朗〕. 
    4. 安井久善日语安井久善. 新撰和歌六帖〔14新六帖〕. 
  12. ^ 12.0 12.1 谷山茂、田中裕、後藤重郎、樋口芳麻呂、橋本不美男、藤平春男、島津忠夫、井上宗雄、有吉保、片桐洋一、福田秀一、久保田淳 (编). 新編国歌大観 歌合編 歌学書・物語・日記等収録歌. 新編國歌大觀 5 日本文学Web図書館. 角川書店. 1987-04-10. ISBN 4-040-20152-3 (日语). 
    1. 田中裕. 別雷社歌合〔167別雷合〕. 
    2. 久曾神昇日语久曾神昇. 物語二百番歌合〔249物語合〕. 
    3. 藤井隆日语藤井隆 (国文学者). 風葉和歌集〔250風葉〕. 
  13. ^ 13.0 13.1 13.2 13.3 谷山茂、田中裕、後藤重郎、樋口芳麻呂、橋本不美男、藤平春男、島津忠夫、井上宗雄、有吉保、片桐洋一、福田秀一、久保田淳 (编). 新編国歌大観 定数歌編Ⅱ 歌合編Ⅱ 補遺編. 新編國歌大觀 10 日本文学Web図書館. 角川書店. 1992-04-10. ISBN 4-046-22579-3 (日语). 
    1. 松野陽一、兼築信行. 俊成五社百首〔6俊五社〕. 
    2. 長谷完治. 安嘉門院四条五百首〔8安五百〕. 
    3. 赤羽淑、三村晃功日语三村晃功、石川一、兼築信行、小野恭靖日语小野恭靖. 草根集(正徹)〔10草根〕. 
    4. 田中登. 北野宝前和歌(元徳二年)〔156北野宝〕. 
  14. ^ 臼田甚五郎日语臼田甚五郎 (编). 神楽歌 小前張 篠波. 神楽歌 催馬楽 梁塵秘抄 閑吟集. 新編日本古典文學全集日语日本古典文学全集 42 JapanKnowledge. 小學館. 2006-08-20: 58 [2000-12-20]. ISBN 4-096-58042-2 (日语). 
  15. ^ 岡村繁 (编). 卷六 閑適二 古調詩 朝迴遊城南. 白氏文集(二)上. 新釋漢文大系 98 JapanKnowledge. 明治書院. 2018-02-20: 234 [2007-07-25]. ISBN 978-4-625-67310-8 (日语). 
  16. ^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久保木哲夫日语久保木哲夫後藤祥子日语後藤祥子、中村文、大谷俊太、渡部泰明日语渡部泰明田淵句美子日语田渕句美子、田中大士、鈴木健一日语鈴木健一 (日本文学者)、淺田徹、高松壽夫 (编). 和歌文学大辞典 日本文学Web図書館. 古典圖書館. 2014-12. ISBN 978-4-904-47001-5 (日语). 
    1. 齋藤彰. 実名. 
    2. 阿尾あすか. 法守法親王. 
    3. 吉野朋美. 覚誉法親王. 
    4. 中條敦仁. 為親. 
    5. 鹿野しのぶ. 経尹・経朝・行忠〔南北朝時代歌人〕. 
    6. 小林大輔. 兼空. 
    7. 武井和人日语武井和人. 為重. 
    8. 谷知子日语谷知子. 定成. 
  17. ^ 池田龜鑑日语池田亀鑑. 校異篇. 源氏物語大成. 源氏物語大成日语源氏物語大成 1. 中央公論社. 1956-06-25: 594. 國立國會圖書館書誌ID000000942270 (日语). 
  18. ^ 庭訓徃来 翻刻文. ADEAC日语ADEAC. [2024-05-15] (日语). 
  19. ^ 普遍光明清淨熾盛如意寶印心無能勝大明王大隨求陀羅尼經. SAT大正新脩大藏經全文數據庫. [2024-05-15] (日语). 
  20. ^ 大智度論. SAT大正新脩大藏經全文數據庫. [2024-05-15] (日语). 
  21. ^ 成唯識寶生論. SAT大正新脩大藏經全文數據庫. [2024-05-15] (日语). 
  22. ^ 22.0 22.1 22.2 22.3 市古貞次堤精二日语堤精二大曾根章介日语大曽根章介、堀內秀晃、益田宗、篠原昭二、久保田淳日语久保田淳揖斐高日语揖斐高、市古夏生 (编). 国書人名辞典. 國書人名辭典 4. 岩波書店. 1998-11-25. ISBN 4-000-80084-1 (日语). 
    1. 藤原敦経. : 193. 
    2. 藤原直子. : 232. 
    3. 藤原能子. : 236. 
    4. 源貞亮. : 470. 
    5. 源季景. : 472. 
  23. ^ 23.0 23.1 23.2 23.3 市古貞次、堤精二、大曾根章介、堀內秀晃、益田宗、篠原昭二、久保田淳、揖斐高、市古夏生 (编). 国書人名辞典. 國書人名辭典 1. 岩波書店. 1993-11-01. ISBN 4-000-80081-7 (日语). 
    1. 因幡. : 173. 
    2. 大窪則善. : 314. 
    3. . : 406. 
    4. 閑院. : 549. 
  24. ^ 伊井春樹日语伊井春樹、新藤協三. 古筆の模刻--『浪華帖仮名巻』と『梅園奇賞』 『梅園奇賞』所収古筆資料の影印・飜刻と解題. 調査研究報告 5. 國文學研究資料館日语国文学研究資料館文獻資料部. 1984-03-21: 71. 國立國會圖書館書誌ID000000038866 (日语). 
  25. ^ 川俁馨一 (编). 解題. 新校羣書類從. 群書類從日语群書類従 6. 内外書籍. 1931-10-15: 41. 國立國會圖書館書誌ID000000881484 (日语). 
  26. ^ 26.00 26.01 26.02 26.03 26.04 26.05 26.06 26.07 26.08 26.09 26.10 菅野禮行日语菅野禮行 (编). 和漢朗詠集. 新編日本古典文學全集日语日本古典文学全集 19 JapanKnowledge. 小學館. 2008-12-24 [1999-10-20]. ISBN 4-096-58019-8 (日语). 
  27. ^ 27.0 27.1 27.2 27.3 谷山茂、田中裕、後藤重郎、樋口芳麻呂、橋本不美男、藤平春男、島津忠夫、井上宗雄、有吉保、片桐洋一、福田秀一、久保田淳 (编). 新編国歌大観 私家集編Ⅱ、定数歌編. 新編國歌大觀 4 日本文学Web図書館. 角川書店. 1986-05-15. ISBN 4-040-20132-9 (日语). 
    1. 深津睦夫日语深津睦夫. 続草庵集(頓阿)〔23続草庵〕. 
    2. 井上宗雄、大岡賢典、坂本信男. 久安百首〔30久安百〕. 
    3. 樋口芳麻呂、田中新一. 宝治百首〔35宝治百〕. 
    4. 相馬萬里子、小池一行、八嶌正治、森縣、石塚一雄. 文保百首〔38文保百〕. 
  28. ^ 堀川貴司日语堀川貴司. 第一講 中世における移入と展開 大慈八景詩歌. 國文學研究資料館 (编). 瀟湘八景 詩歌と絵画に見る日本化の様相. 原典講読セミナー 8. 臨川書店日语臨川書店. 2002-05: 34. ISBN 4-653-03725-6 (日语). 
  29. ^ 29.0 29.1 29.2 岡村繁 (编). 白氏文集(一). 新釋漢文大系 97 JapanKnowledge. 明治書院. 2018-09-10 [2017-05-20]. ISBN 978-4-625-67324-5 (日语). 
    1. 卷第三 新樂府 諷諭三 雜言 五絃彈. : 631–632. 
    2. 卷第四 新樂府 諷諭四 雜言 百練鏡. : 661. 
  30. ^ 30.0 30.1 30.2 30.3 和歌史研究會 (编). 私家集大成 中古Ⅰ 1 日本文学Web図書館. 明治書院. 1973-11-25. NCID BN01771828 (日语). 
    1. 片桐洋一、藤川晶子. *53 1巻‐48 兼輔 Ⅲ 堤中納言集(部類名家集本). 
    2. 島田良二日语島田良二. *56 1巻‐50 伊勢 Ⅰ いせ(西本願寺蔵「三十六人集」). 
    3. 久保木秀夫. *107 1巻‐99 斎宮女御 Ⅳ〔斎宮女御集〕(小島切). 
    4. 新藤協三. *155 1巻‐146 重之子僧〔重之の子の僧の集〕(針切). 
  31. ^ 31.0 31.1 春名好重日语春名好重. 古筆大辞典. 淡交社日语淡交社. 1979-11-10. ISBN 978-447-300611-0 (日语). 
    1. 甘露寺光経. : 259. 
    2. 玉葉集切. : 291. 
  32. ^ 32.0 32.1 萩谷朴日语萩谷朴 (编). 平安朝歌合大成 1 赤堤居私家版. 萩谷朴. 1957-01-20. 國立國會圖書館書誌ID000000958852 (日语). 
    一七 延喜六年右兵衛少尉貞文歌合. : 138.  二二 延喜十三年八月〔十三日〕亭子院・女七宮歌合. : 184. 
  33. ^ 33.0 33.1 33.2 33.3 33.4 市古貞次、堤精二、大曾根章介、堀內秀晃、益田宗、篠原昭二、久保田淳、揖斐高、市古夏生 (编). 国書人名辞典. 國書人名辭典 3. 岩波書店. 1996-11-25. ISBN 4-000-80083-3 (日语). 
    1. 大輔. : 121. 
    2. 高階重経. : 139. 
    3. 橘俊宗母・橘俊宗女. : 205. 
    4. 土佐内侍. : 405. 
    5. 二条太皇太后宮別当. : 571–572. 
  34. ^ 34.0 34.1 34.2 34.3 34.4 34.5 谷山茂、田中裕、後藤重郎、樋口芳麻呂、橋本不美男、藤平春男、島津忠夫、井上宗雄、有吉保、片桐洋一、福田秀一、久保田淳 (编). 新編国歌大観 私家集編Ⅰ. 新編國歌大觀 3 日本文学Web図書館. 角川書店. 1985-05-16. ISBN 4-040-20132-9 (日语). 
    1. 小林茂美日语小林茂美. 猿丸集〔4猿丸〕. 
    2. 田中登. 貫之集〔19貫之〕. 
    3. 蘆田耕一. 高光集〔34高光〕. 
    4. 久保木哲夫. 小大君集〔36小大君〕. 
    5. 大取一馬. 頼政集〔117頼政〕. 
  35. ^ 久保田淳. *333 3巻‐49 家隆 玉吟集(高松宮旧蔵 貴重書函・三). 和歌史研究會 (编). 私家集大成 中世Ⅰ 3 日本文学Web図書館. 明治書院. 1974-07-15. NCID BN01771828 (日语). 
  36. ^ 小澤正夫日语小沢正夫 (国文学者)、松田成穗 (编). 古今和歌集. 新編日本古典文學全集 11 JapanKnowledge. 小學館. 2006-08-20 [1994-11-20]. ISBN 4-096-58011-2 (日语). 
  37. ^ 37.0 37.1 37.2 市古貞次、堤精二、大曾根章介、堀內秀晃、益田宗、篠原昭二、久保田淳、揖斐高、市古夏生 (编). 国書人名辞典. 國書人名辭典 2. 岩波書店. 1995-05-25. ISBN 4-000-80082-5 (日语). 
    1. 讃岐. : 370. 
    2. 三条公種. : 384. 
    3. 三条実任. : 384. 
  38. ^ 38.0 38.1 38.2 38.3 38.4 井上宗雄、久保木哲夫日语久保木哲夫、片桐洋一、松野陽一日语松野陽一、長崎健、平野由紀子、田中登、兼築信行、小林一彥、小川剛生日语小川剛生 (编). 新編私家集大成 日本文学Web図書館. エムワイ企画. 2008-12. ISBN 978-4-904-47000-8 (日语). 
    1. 片桐洋一. *17~20 1巻‐14~17 業平. 
    2. 久保木秀夫. *25 1巻‐新編増補 道真 菅原道真集(伝為家筆菅原道真集切). 
    3. 片桐洋一、藤川晶子. *51~55 1巻‐46~49 新編増補 兼輔. 
  39. ^ 伊井春樹 (编). 1 為藤(二条). 古筆切資料集成 私撰集・歌合・朗詠集 5. 思文閣出版日语思文閣出版. 1991-11-01: 38. ISBN 4-784-20686-8 (日语). 
  40. ^ 黑板勝美日语黒板勝美、國史大系編修會 (编). 文德源氏. 尊卑分脉. 尊卑分脈. 新訂增補國史大系 3 (吉川弘文館). 1974-07-15: 40–41. [1] (日语). 
  41. ^ 41.0 41.1 41.2 41.3 谷山茂、田中裕、後藤重郎、樋口芳麻呂、橋本不美男、藤平春男、島津忠夫、井上宗雄、有吉保、片桐洋一、福田秀一、久保田淳 (编). 新編国歌大観 私撰集編Ⅱ. 新編國歌大觀 6 日本文学Web図書館. 角川書店. 1988-04-20. ISBN 4-040-20152-3 (日语). 
    1. 久保木哲夫. 麗花集〔5麗花集〕. 
    2. 後藤重郎、安田德子. 雲葉和歌集〔11雲葉集〕. 
    3. 井上宗雄. 続現葉和歌集〔22続現葉〕. 
    4. 福田秀一、今西祐一郎日语今西祐一郎. 松花和歌集〔23松花集〕. 
  42. ^ 注維摩詰經. SAT大正新脩大藏經全文數據庫. [2024-05-15] (日语). 
  43. ^ 43.0 43.1 43.2 43.3 43.4 伊井春樹 (编). 古筆切資料集成 懐紙・散文・連歌 4. 思文閣出版日语思文閣出版. 1990-06-01: 4. ISBN 4-784-20595-0 (日语). 
    1. 4 阿仏尼. : 4. 
    2. 1 兼空. : 124. 
    3. 16 兼好. : 130. 
    4. 1 行俊(世尊寺). : 158. 
    5. 1 定実(藤原). : 438. 
  44. ^ 大乘本生心地觀經. SAT大正新脩大藏經全文數據庫. [2024-05-15] (日语). 
  45. ^ 岡村繁 (编). 卷第五十七 律詩 池上卽事. 白氏文集(十). 新釋漢文大系 106 JapanKnowledge. 明治書院. 2018-07-10: 41 [2014-12-10]. ISBN 978-4-625-67320-7 (日语). 
  46. ^ 妙法蓮華經文句. SAT大正新脩大藏經全文數據庫. [2024-05-15] (日语). 
  47. ^ 岡村繁 (编). 卷第六十三 格詩 春遊. 白氏文集(十一). 新釋漢文大系 107 JapanKnowledge. 明治書院. 2018-12-10: 142 [2015-09-10]. ISBN 978-4-625-67321-4 (日语). 
  48. ^ 柿村重松 (编). 本朝文粹註釋 . 內外出版. 1941-09-25 [1917-05-25]. 國立國會圖書館書誌ID000000549792 (日语). 
    1. 大江朝綱日语大江朝綱. 早春侍內宴賦聖化萬年春應製. : 182. 
    2. 大江朝綱. 重陽日侍宴同賦寒鴈識秋天應製. : 569. 
  49. ^ 大乘法苑義林章. SAT大正新脩大藏經全文數據庫. [2024-05-15] (日语). 
  50. ^ 大寶積經. SAT大正新脩大藏經全文數據庫. [2024-05-15] (日语). 
  51. ^ 金光明最勝王經疏. SAT大正新脩大藏經全文數據庫. [2024-05-15] (日语). 
  52. ^ 四分律刪繁補闕行事鈔. SAT大正新脩大藏經全文數據庫. [2024-05-15] (日语). 
  53. ^ 悉曇字記. SAT大正新脩大藏經全文數據庫. [2024-05-15] (日语). 
  54. ^ 大方廣佛華嚴經. SAT大正新脩大藏經全文數據庫. [2024-05-15] (日语). 
  55. ^ 別譯雜阿含經. SAT大正新脩大藏經全文數據庫. [2024-05-15] (日语). 
  56. ^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 卷/篇章 五. 法鼓文理學院. [2024-05-26] (中文(臺灣)). 
  57. ^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 卷/篇章 四百零七. 法鼓文理學院. [2024-05-26] (中文(臺灣)). 
  58. ^ 伊井春樹 (编). 24 寂然. 古筆切資料集成 私家集・詠草 3. 思文閣出版日语思文閣出版. 1989-12-15: 285. ISBN 4-784-20575-6 (日语). 
  59. ^ 阿部美香. 〔資料〕大念佛寺所蔵『融通念仏縁起』(暦応模本)─解題と影印・翻刻─ (PDF). 学苑 937. 昭和女子大學. 2018-11-01: 266. CRID 1050282677910318080 (日语). 
  60. ^ 大寶積經. SAT大正新脩大藏經全文數據庫. [2024-05-15] (日语). 
  61. ^ 宗書保存会 (编). 歸命本願鈔. 續淨土宗全書 8. 淨土教報社. 1941-09-25: 108 [1917-05-25]. 國立國會圖書館書誌ID000000699617 (日语). 
  62. ^ 福田秀一. 続現葉・臨永・松花三集作者索引 (PDF). 国文学研究資料館紀要 10. 國文學研究資料館日语国文学研究資料館. 1984-03-30: 266. NAID 120005739515 (日语). 
  63. ^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 SAT大正新脩大藏經全文數據庫. [2024-05-15] (日语). 

外部連結[编辑]